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巨鳄索罗斯:35%的年均综合成长率靠这个独特思维

2017-06-24 笔记侠


乔治·索罗斯 | 金融大鳄,金融投机家、社会活动家,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名誉博士、1992年成功狙击英镑、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内容来源 | 整合自网络资料。

 责编 | Even丽芬

第1528篇深度好文:3889字 | 6分钟阅读

精简笔记·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侠客,你好!新商业路上,笔记侠虽不能与你并肩作战,但可以一起相互守望。


索罗斯是金融界奇才,纵横国际金融界,他1969年创立量子基金为股东赚回了近35%的年均收益率,这让所有的投资家望尘莫及。积聚大量财富和驰骋金融界的背后,其独特的金融理论——反身性理论当仁不让地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理论。这也是索罗斯哲学上最为重要的发明。


笔记侠近期将推出一系列世界顶尖高手背后的思维方式,本文是继《孙正义20年投资神话背后的独特思维是什么?》《连亏20年,如今冲击世界首富,贝佐斯的独特思维是什么?》《十条黄金法则,解读巴菲特赞誉有加的商业帝国之后的第四篇,关注笔记侠公众号,敬请关注其它篇章。


当今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亦正亦邪的人物了。他以一己之力,把英镑、卢布和东南亚金融弄得腥风血雨,被人视为阴险莫测的邪教教主。但一转身,他又出现在英美大报的评论版,指点欧元和美国经济的未来,成了苦口婆心、忧国忧洲的理想家。


他就是“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的大名总是伴随着金融危机的身影出现,他出现的地方,总是预示着金融风暴。


其实这中间不乏误解。从我们今天对他的投资哲学的领悟可以发现,他并不是这些金融危机的制造者,而只是一个发现者,一个领先于外界的敏锐洞察者——发现漏洞,然后利用这些漏洞实现盈利。


事实上,即使没有索罗斯,这些金融危机仍然会发生。索罗斯的投资哲学,告诉我们金融投资的另外一个领域:


市场“时而”可以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总是”可以预测。如果一个投资者很有耐心,能够等待一个成功押注定价偏差的机会,那么他就能够击败市场。


索罗斯做到了这一点。


一、什么是反身性?


这个概念很晦涩,我们来一层一层的认识它。我们先来看一个命题:一个罗马人说,所有罗马人都撒谎。请问这个罗马人的话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相信他,那么就面临一个逻辑悖论:承认了至少有一个罗马人说真话,从而又否定了他。这就是著名的“说谎者悖论”。


大哲学家罗素面对这个悖论的时候说,我们应该把命题分为涉及自身的陈述和不涉及自身的陈述,如此就可以解决说谎者悖论。这里就引出一个重要的因素:涉及自身。


索罗斯由此出发来导出反身性概念,索罗斯认为,凡是涉及命题者自身、在内容上“或真”的命题,都是反身性命题。


进一步说,研究对象受到研究者自身的影响就叫反身性。如此一来,股票市场天然就是反身性了,因为股票参与者的观点必然影响到股价,进而让股价不再独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索罗斯又引出两个函数:


y=f(x) 认知函数

x=F(y) 参与函数


人的行为是y,人的认识是x,行为是认识的函数,表述为认知函数。


其含义是:有什么样的知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有反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函数,表述为参与函数,其含义是:有某一类行为就会有某一类知识。


“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互相干扰。函数以自变量为前提产生确定的结果,但在这种情境下,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是另外一个函数的因变量。确定的结果不再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相互作用,其中情景和参与者的观点两者均为因变量,以致一个初始变化会突然同时引起情景和参与者观点的进一步变化,我称之为反身性。”


上述函数又会产生递归性,它们不会产生均衡,而只有一个永无止境的变化过程。


用函数表达其变化为:


y=f(x) 认识函数

x=Φ(y) 参与函数

所以

y=f[Φ(y)]

x=Φ[f(x)]

这就是说,x和y都是它自身变化的函数——认识是认识变化的的函数,行为是行为变化的函数。


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回归系统”。索罗斯用这这个函数是想说明,金融市场根本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过程,在那里,一组事件跟随另一组事件,不受思维和认知的干扰。


而金融市场是思维参与其中,因果关系不再是一组事件直接导向下一组事件。相反,它以一种类似鞋襻(鞋帮上用以系扣的物件)的模式将事实联结与认知,认知复联结于事实。


如此,反身性理论构建完毕,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参与者的认知和被认知对象互相影响,基本面影响观点,观点反过来也影响基本面,它们永不均衡,互动变化,以致无穷。


美国学者约翰﹒特雷恩在《大师的投资习惯》中对此有过精彩解读:


“‘反身性原理’的本质是指认知可以改变事件,而事件反过来又改变认知。这种效应通常被称为‘反馈’。这就好比,如果你拴住一条脾气好的狗并踢他,骂它‘坏狗’,那么这条狗会真的变得很凶,并扑过来咬你,而这又会引来更多的踢打、更多的撕咬。”


再举个更直白的例子,如果投资者相信美元升值,那么他们的购买行为讲会让美元上涨,这反过来又会使利率降低,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推动美元再次升值。这也就回到前面的那个说谎者的悖论,凡是涉及自我的命题,自我都难逃脱干系。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简单的只研究股价本身而不顾参与者偏见的科学主义都是错的。


说得更极端些,那些即使是认识错误的命题,只要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它依然能在股市获利,这就是为什么股价有时候看起来泡沫很大但买的人很多,有时候看起来又低得可怜但无人问津。


因为金融市场是个“炼金术”,投资者的决策意识和决策行为具有像“炼金师”那么改变“事实结构”的“意志力”。


在科学家看来,改变“物质结构”的“意念”是伪科学的,但在金融世界里,“改变市场结构”的“主流偏见”却是真是的,却是可以赚大钱的。所以,金融市场拒绝了科学主义,却接纳了金融炼金术。


整理一下刚才的逻辑,索罗斯认为,很多认知貌似真理,其实是错的、不确定的,它们所谓的正确只是暂时的、等待证伪的。无论它们是通过归纳法还是科学主义得到的认识,都不足以垄断真理和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如此,在社会科学领域更是如此。


更荒谬的是,很多人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结论强加在社会现象的研究中,这如同把魔术方法应用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炼金术一样,只能使炼金术身败名裂。



社会科学是特殊的领域,研究者可以对研究对象施加自己的影响,在社会、政治、经济事物中,理论即使没有确凿的证据也可以是有效的,因为社会科学充满反身性,只要主流偏见足够强大,谬论也会在某些情况下变成“真理”,所以金融炼金术可以大行其道。


金融市场是反身性市场,它的决策不可能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命题,相反,它更像一个“非科学”的“炼金术”,因为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评价取决于参与者们歪曲了的见解。


正是因为参与者的决策并非基于客观的条件,而是对条件的解释,所以金融市场的根子是不确定的、是可错的。


没有人能完全正确认识市场,任何所谓正确的认识都只能是猜测,它还须接受反驳和证伪。投资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猜想并让市场验证和反驳的过程,而不是用科学命题去决策的过程。


在索罗斯眼里,金融市场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是根本性的、是绝对的,任何看法都可能错,任何错误都可能发生,它们本质上也就是风险。索罗斯思想的底色就是可错性、不确定性、认知的不完备性,也就是风险性。


索罗斯的哲学认知论让他怀疑一切,包括他自己。


索罗斯谈到他为什么和罗杰斯分道扬镳时说,罗杰斯有个重大缺陷:“他极为藐视华尔街专业人才的精明”----尽管在这一点上索罗斯认为自己和罗杰斯看法相同----但是“罗杰斯却极为自信,从来不承认自己也可能犯错”,而“我却时刻相信自己也会犯错误”。


这道出了索罗斯内心的哲学根基:证伪主义。市场总是错的,我也总会犯错。这就形成了索罗斯对股市的根本判断:股市风险第一,不确定第一,所以要想在股市生存必须时刻学会逃跑,因为投资本质上是在冒险。

二、反身性理论:市场总是错的

由于投资者不可能获得完整的资讯,且投资者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其对市场的认知,令投资者对市场预期产生不同的意见,索罗斯把这种“不同的意见”解释为“投资偏见”,并认为“投资偏见”是金融市场的根本动力。


当“投资偏见”零散的时候,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是很小的,当“投资偏见”在互动中不断强化并产生群体影响时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从而推动市场朝单一方向发展,最终必然反转。


参与者的认知倾向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市场报价(郁金香泡沫和南海泡沫都是典型例子),乃至会影响所谓的基本面,而基本面又反过来被视为市场的决议因素。索罗斯明确指出,社会科学中,思想发挥了两层功用。


一方面,参与者试图了解他们所参与的情境;另一方面,参与者的见地又作为决策的根本而影响着进程。两个功用互相干扰,任何一个都无法获得单个效果的效果。索罗斯以为,反身性存在的一个最为根本的因素来自于人类的认知偏差。



传统的思想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市场价格倾向于对市场未来的发展作出精确的贴现。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错的。他们代表着一种对未来的偏见,而且扭曲有双向影响:


仅市场参与者以偏颇的观点进行,而他们的偏颇也会影响事件的发展。


由于参与者的认知本质上便是错误的,而错误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发展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这种关系也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对应(Correspondence),索罗斯称这种双向关联为“反身性”。


在反身性理论的作用下,索罗斯进一步得到一个推论:错误是一个常态。错误甚至可以成为索罗斯投资哲学的核心。索罗斯认为市场是错的,因此他才从市场的错误当中大获其利。例如1992年索罗斯对英镑的狙击,便是充分利用了当时英格兰银行的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三、反身性理论应用


反身性理论适用于非常态的远离均衡。这是一种间歇出现而非普遍适用的状态,在这一条件下,认知与现实之间出现过度背离,只要现存的条件不发生显著的变化,认知与现实就不会趋于一致,这种反身性的双重反馈机制便发生作用,金融市场将出现单向的过程。


反身性理论不适用于常态的近似均衡。只要把从认知与现实之间的暂时背离加以忽略,有效市场理论所主张的随机漫步理论笔记侠注:指基于过去的表现,无法预测将来的发展步骤和方向。核心概念是指任何无规则行走者所带的守恒量都各自对应着一个扩散运输定律 ,现阶段主要应用于互联网链接分析及金融股票市场中。)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反身性理论可以用于对冲基金的宏观投资战略。在金融市场上,大多数投资工具的价格波动范围(围绕均值)为一个标准差,在宏观投资战略看来这属于正常波动,获利空间不大。


但是,当一些投资工具的价格波动超过两个标准差以上时,这就为宏观投资战略提供了20年或30年才会出现的非常投资机会,这时投资工具的价格已经严重背离了其“真实”的价值,宏观投资战略抓住这个非常的价格/价值状态最终会恢复到正常的价格/价值状态的投资机会进行投资而获利。


之后,偏见和趋势可能重复受到外在震动力量的考验,如果熬过考验,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一直到变成似乎无法动摇为止,这称为加速期。等到信念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变得太大,使参与者的偏见成为主角时,就会出现一个高点,称之为考验期。


趋势可能靠着惯性继续维持,但是已不能再使信念强化,因而导致走向平缓的状态,称之为停滞期。最后趋势变得依赖日渐加深的偏见,散失信念注定会促成趋势反转,这种趋势反转就是临界点,相反的趋势会在相反的方向自我强化,导致称为崩溃的灾难性加速状态。


鲜有人去了解索罗斯的投资哲学,即便你去琢磨也未必能琢磨透。没有办法,作为哲学家中最为成功的金融投资家,金融投资家中最有成就的哲学家索罗斯,他的文字历来是晦涩难懂的。用他本人的话来说,“《金融炼金术》几乎囊括了我的平生所学,至少在理论形态上是如此。我没有故意藏匿任何东西,但推理的链条却是反向的。”


所以我们未必期望能从他的哲学里发现一种出奇制胜的方法。索罗斯本人也会犯错,况且这中间还有一个知与行的跨越。如果能够通过他的观点,对我们理解市场和世界有一定的帮助,那也足够了。


(最有价值的干货分享给你!感谢阅读,我是笔记侠)

今日福利

后台回复“索罗斯”

可获得索罗斯的书单


长按下图二维码收听系列完整音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